福建东方古典家具陈俊辉:市场没有后来者
世界气象组织:拉尼娜“回归”或使今年全球“变凉”,《我要上村晚》在贵州务川龙潭古寨燃情上演
本月更新2688  文章总数75424  总浏览量1146259

支现伟,跨省履新

人民论坛|“聚焦问题、知难而进”

【光明论坛】让中华文化在世界舞台绽放更璀璨光芒,电车火爆,期待SUV!大摩高呼小米“不要太早下车”!

守则校务公开防震减灾章程制度职责考勤目标管理档案突发事件规定人员职责预案应急

美文示范

办好养老托育 服务“一老一小”(金台视线·把社区工作做到家②)

安博体育

记者16日获悉,三卷本《中国报刊阅读史(1815—1949)》出版座谈会在上海举行。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报刊阅读史(1815—1949)》是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近现代报刊阅读史的著作,分为晚清时期(1815—1911)、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7)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8—1949)。作者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蒋建国和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许高勇。本书广泛采用报刊、日记、书信、回忆录、年谱、文集等多类型史料,尤其注重稿本、抄本等珍稀史料的运用,以读者留下的“零碎”文本为基本线索,呈现不同时空中的阅读个案;通过文本的聚合、链接与穿插,结合特定历史语境和社会情境,在时空变奏中多角度呈现具体的阅读场景和社会话语,探究读者的新闻解读、知识获取、家国情怀与心路历程。在座谈会上,来自全国多所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及传媒界的专家学者,共同研讨这部填补学术空白的重要著作。

作为本书的终审者,复旦大学出版社编审王联合表示,三卷本,义理、考据、辞章无一不精,是他从业三十年来遇到的最好的作品之一。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副处长侯体健表示,该书深度挖掘了近代以来中国报刊阅读的发展与变迁历程,从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的阅读研究起始,以报刊发展为脉络,以读者阅读为核心,构建了一幅报刊读者与社会变迁交织的多元历史画卷。书中材料详实、内容丰富,观点极具原创性,将成为新闻传播学领域的一座里程碑。

在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林侠看来,三卷本《中国报刊阅读史(1815—1949)》从研究的范式上做出了一个大调整:深入挖掘读者的情感和思想,阅读史就是一部心灵史、情感史,是一个研究范式的转型。杭州师范大学国学院副院长、教授范立舟表示,报刊阅读史不同于一般的新闻史研究,它加入了一个主体,就是阅读者的阅读领悟感受,一系列的主观活动,是对新闻的阅读、对历史的介入。从历史学角度来讲,这是一个阅读者或者是历史学家与过往的历史的一种永无间断的交谈的过程,回答当下的一些目的和任务;报刊阅读史超越了过去那种较为平面的叙述方式,介入了当时的阅读者,加入了人的主观的动能。

安博体育

“哥代(壮话大哥),上山割松油呀?”宁明边境管理大队板烂边境派出所民警到辖区板烂村开展社情民意调查,用壮话与村民打招呼。村民名叫苏华高,壮族,其从部队退役后在村里兼职护边员,板烂村拥有6.6万亩林木,盛产松脂、八角、木材安博体育,为此他承包了100多亩松林。“我这段时间都在山上割松油,没发现可疑的涉边情况。”苏华高对民警说。